所谓风筝,借风才能飞。而有一种名为“盘鹰”的风筝却“个性十足”,要在风小甚至无风状态下才能放飞。在嘉定,就有这样一群风筝爱好者,把盘鹰风筝玩得出神入化。
左手转动线轮、轻拉细线,右手把风筝放上天空……不久前,在紫气东来体育公园,盘鹰风筝资深爱好者唐岱元正在放飞风筝,只见一只鹰形的风筝好似有了灵魂,扶摇直上,随后左右盘旋、上下翻滚,如同一只正在翱翔的雄鹰。
倪建明今年67岁,是嘉定秋博风筝队的领军人物。他曾多次带领队伍参加长三角各大风筝比赛。倪建明与“盘鹰”结缘已有近20年,“最初与好友在城隍庙偶然看到有人在售‘鹰’型风筝,买回来放飞时发现只能往单方向转圈,感觉不过瘾,于是就有了自己改良制作的想法。”
通过一步步摸索,倪建明已经纯手工制作出近百只“盘鹰”,其中,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一只2.2米长的“鹰”,眼睛、羽毛、爪子等细节丰满、层次分明,栩栩如生。
倪建明介绍,做一只“鹰”需要数周时间。这种风筝的制作不但讲究技巧更需耐心,微小的差池就能让一只“鹰”报废。为了保证轴对称,制作双翼的骨架必须是同一片毛竹上相邻的两根竹条,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重量和弹性的匹配度。两翼的误差也要控制在1毫米之内,以保证飞行时的平衡。
在倪建明和唐岱元的带动下,嘉定有越来越多的风筝爱好者加入放飞“盘鹰”的队伍。“希望这项运动被更多的人熟知并接受。” 唐岱元说。